2013年3月29日 星期五

水足跡!水危機?

Copyright / NTSEC

關於「碳足跡」,你可能聽很多。但什麼是「水足跡」,你知道嗎?

水足跡(Water footprint)又稱為虛擬水(Virtual water),在1993年由倫敦國王學院的約翰•安東尼•艾倫教授(Professor John Anthony Allan from King's College London)提出。其概念來自於一般民眾較為熟知的「碳足跡」(Carbon Footprint)

碳足跡是指因人類的行為或生產而製造的二氧化碳量,因此,水足跡是代表消費者所購買的商品,在生產過程中消耗的用水量。其創造概念在於讓消費者暸解「水」在生產線中的重要性及消耗量,讓「水」以成本的概念融入日常生活,幫助我們了解使用的產品和服務背後所耗用的水資源的多寡。

2013年3月28日 星期四

2013世界地球日主題活動:The Face of Climate Change

上傳你的地球日水水照片,代表臺灣在世界的平台發聲!

氣候變遷對於我們的領導者而言,可能相對是一個比較遙遠的問題;然而事實上,氣候變遷對人們、對動物和生存的這片土地已經產生影響。這些氣候變遷的樣貌,每天都在加乘;但幸運的是,另一些氣候變遷的樣貌也在加乘:那些願意站出來做一點改變的人!

讓我們一起響應2013世界地球日!上傳你的照片,告訴世界,作為臺灣的一份子,我們正在努力做些什麼改變!也讓世界知道,臺灣面臨氣候變遷的現況。

2013年3月26日 星期二

細算水賬-老天給我們多少水?

                        (本圖文為摘要,轉載自 PanSci泛科學,完整內容請點入連結閱讀)



雨量指的是「單位面積上的水深」,所以一地之年集水量就等於「年平均雨量乘上該地區之面積」。由而可知老天爺給的雨水約950到1000億立方公尺。這些水如由我們大家平分,每人年得水量約為4300立方公尺。也就是每天約有12立方公尺水可用,這個量在世界主要工業國家中只比英、德兩國多一點。具體點說我們每天都有(2公尺乘2公尺乘3公尺)的「大水池可玩」!
然而,就水而言,由於以下原因,我們真的有不夠用的困境。

2013年3月25日 星期一

廣告看板,也能變身高科技集水器!



(本圖文為摘要,引用自 大人物 ,欲閱讀完整文章請點入連結)

祕魯首都利馬有「無雨之都」的稱號,因為這個地區全年平均降雨量只有少到驚人的15公釐左右(台灣約2500公釐),不過最奇妙之處是利馬的氣候一點都不乾燥,距離廣闊的海洋僅有十幾公里的距離,空氣中的濕度高達98%,但偏偏珍貴的雨水就是沒辦法降下來,失去利用的機會,讓利馬長期處於缺水的狀態。


為了解決這個長久以來困擾人民生活的問題,祕魯當地大學UTEC與企業合作,共同開發一種最適合當地的集水系統,而且這樣東西在台灣也是隨處可見,但卻有了更實用的目的。研究團隊將原本豎立在公路旁的巨大廣告看板經過高科技改造,將表面換成特殊的吸水材質,同時也過濾空氣中的沙塵,而水份進到內部後再利用碳分子過濾水中的有害物質(利馬也是世界知名的空氣污染區),最後將水份儲存在巨大的鋼管中。每支集水塔每次最多能容納96公升,三個月的實驗期間收集到9450公升的乾淨水源,可提供數百個家庭一整月的用水需求。



2013年3月24日 星期日

【2013世界地球日】4/21水水市集 - 愛地球的水水生活!

4月21日邀您一起來過水水的愛地球生活

2013世界地球日,一起來水水市集,體驗愛地球的水水生活!市集分為「永續餐桌」「物裡看水」「臺灣之水」三區,透過有機小農、創意市集和NGO團體的參與,帶您瞭解水與食物、水與物品、水與環境的關係。一起來看展覽、逛市集、玩遊戲!

2013年3月11日 星期一

到科教館聽水的故事



下雨天是什麼味道?滴滴答答的雨聲中,你是否聽見水的奇妙?東方的龍骨水車遇上了西方的阿基米德螺旋水車會發生什麼有趣的事?奈米比亞沙漠中的沐霧甲蟲對設計師有什麼啓發?非洲的小朋友在遊戲中也可以幫忙取水?「聽水的故事」特展,融合環境教育、科學、人文與藝術,展場除了有多種與水相關的小劇場、空拍攝影師楊.亞祖.貝彤以水為主題的影像作品,還有可操作的東西方各式水車,歡迎來現場用您的視覺、聽覺、觸覺與知覺與水互動,和我們一起重新認識水。